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分析
()土地流转困难
制约家庭农场进步发展的要因素是土地流转困难。目前,虽然有些农村地区,出现了农户土地转包与调整的趋势,但因市场机制的缺乏和“两权分离”制度的根深蒂固,这些地区的土地流转往往带有明显的滞后性、自发性和随意性。调查的51户家庭农场,有80%以上的农场主认为土地流转困难,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。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将土地耕作权承包给农户以后,相伴随的也将土地能够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转移到农户身上,农民将土地做为未来养老的保障,般不会主动放弃其土地承包权;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文化水平较低,就业机会缺乏,创业成本较高等因素,加上城市生活成本较高,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,在定程度上,不利于土地的快速流转。
(二)生产资金不足
通过对51户家庭农场主进行问卷调查,有87%的农场主反映资金不足是制约农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。由于大部分家庭农场主资金实力不强,再加上固定资产投资额有限,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,也就制约了其扩大经营规模、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。农村地区开展融资信贷的金融机构较少,大部分只有农村信用社,且申请借贷资金的程序较为复杂,审批效率较低,借贷金额较少,难以满足农场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。中国虽然在土地流转、农机农技、融资信贷等方面提供定的政策补贴,但是相对于农场投入来说,补贴力度较小,起到的作用有限。
(三)家庭农场界定缺乏统标准
针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,均制定了比较规范的认定标准。但是,这些认定标准往往基于本地的状况,难以满足全省的多样化需求,而且也并没有将设施农业的规模化、农场经营者的素质、管理水平、相关技能等因素考虑进去,因此,在推行的过程中,也难免产生诸多这样那样问题。其中有些扶持政策是专门为扶持农业种粮大户而制定的,对较小规模家庭农场的针对性不强。总体而言,浙江大部分地区由于对家庭农场的认定缺乏正确的理论上的把握,在制定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时,缺乏规范性的指导和政策建议。